汽車座艙的發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,機械儀表階段,傳感器和數字儀表階段,全面智能階段 [2]。智能座艙就是第三個發展階段的重要產物。
第一階段: 機械式座艙主要出現在二十世紀80年代之前,汽車座艙主要包含機械儀表盤和簡單的音頻播放設備,無集成化,無顯示屏,物理按鍵功能單一。在這一階段,人機交互主要依賴于人發出的指令,機器總是被動的執行命令。
第二階段: 主要在二十世紀80年代到2015年,開始出現電子化座艙。隨著傳感器的發展和芯片技術的運用,汽車座艙開始呈現出智能化、網聯化的特點。座艙的功能不僅僅局限于根據指令執行的駕駛功能,還出現了部分娛樂功能和導航功能。在這一階段,人機交互主要通過小尺寸的液晶顯示屏或多屏融合技術,開始出現包括語音控制在內的非接觸交互。
第三階段: 2015年至今,汽車全面智能化,出現了高度集成化,多聯屏設計的智能座艙,汽車開始成為了集娛樂辦公生活社交于一體的人機交互智能產品。在這一階段,人機交互趨于多元化,出現了駕駛員向乘客的轉變。